78岁的王魁升先生从盒子里拿出一对青花瓷碗时,文物专家看了一眼就说:“好东西。”再仔细一看,果然是清代官窑的,可惜其中一只碗上有一道“冲”。这样一对瓷碗,是王先生父亲解放前买的,能流传下来实为不易。瓷碗买自一个“打小鼓的”。
王魁升先生说,他的父亲解放前在银行工作,喜欢收藏东西,和胡同里经常出现的“打小鼓的”来往颇多。他们嘴里喊着“有破烂的我买”,实际上既收古货又卖古货,还兼做中介,并不是收破铜烂铁的。
打小鼓的人经常能从没落的八旗子弟手里收到文物。“我父亲有空时就请他们到院子里来,关上院门仔细欣赏他们的货,我记得当时花几块大洋买过齐白石大师的四幅画。这对青花瓷说是乾隆时期的,也是从打小鼓的人那儿买来的。”王先生说。
齐白石的画5元一幅卖了
解放后,王先生的父亲失去了工作,他用积蓄买了两头奶牛,在当时的郊区三里河那养着,卖牛奶。正是由于这两头牛,王先生的父亲后来被定为“小业主”,在后来的运动中受到冲击。
王魁升从天津大学毕业后,几经调动后被安排在北京市仪表局工作。他家被抄时,仪表局的一个人看到了这对青花瓷碗,说:“这是文物,不是‘四旧’。”也因此,这对瓷碗被送到了孔庙里保存,没有被随意破坏。
到了1975年,王魁升先生家被抄走的东西开始返还,其中不少都已不见了。幸运的是,这对瓷碗还了回来,只是其中一只碗上多了一道冲。四幅齐白石的画也还了回来。王先生说:“那时候我一个月有55元钱的工资,要养活一大家子人,家里很缺钱。心里又怕这些文物再带来不好的影响,能卖的就都卖了。”齐白石的四幅画也卖了,每幅卖了5元钱,跟现在的价格有着天壤之别。这对瓷碗,由于其中一只上有冲,没卖出去,就一直留在王先生的手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