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围绕“南菜北茶”的战略部署,2012年12月,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》,提出了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、培育重点茶叶企业、整合品牌和加强营销体系建设、加快实现我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下,我市茶业发展迅速。
茶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产业化程度大幅提升。我市现有茶园面积11.5万亩,其中,标准茶园基地2.5万亩,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4.7万亩,良种率达到41%,无公害茶园面积10万亩,含有机茶园(已认证)1.6万亩,绿色食品基地(已认证)0.88万亩,茶叶总产量5500吨,茶园管理实现“机耕、机剪、机采”,面积达3.5万亩,涌现了一批亩产千斤,产值万元的高产、高效茶园基地;茶叶加工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,新建厂房面积15000平方米,引进茶叶加工设备560台套,新增大宗绿茶精制加工能力500吨,红茶精加工能力达1500吨,大宗红绿茶初制加工能力达到2500吨。共引进名优茶加工设备160套,名优茶加工清洁化流水线3条,加工能力达760吨,促进了浮梁名优茶生产的发展,名优茶生产已成为赣东北茶区乃至全省的“领头雁”。
品牌整合初见成效,品牌与市场意识增强。“浮梁茶”自2006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为“证明商标”以来,按照“产地商标统一、证明商标凸显、产品商标各异、公共资源共享”的原则,在宣传品牌、整合品牌、打造品牌升级等方面开展工作,使品牌有效地带动了市场,链接发展了企业,促进了茶产业持续发展,使“浮梁茶”成为了消费者信任的产品和知名的品牌。
经营组织不断壮大,茶产业综合效益更加凸显。通过引进项目,政策扶持与引导,茶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和升级,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到60家,其中: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,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(3家涉茶兼营企业),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,年产值超5000万企业2家,2000—5000万企业2家,500—2000万元企业5家。茶叶专业合作社78家,入社社员4500户,入社茶园面积43000亩,茶农人均涉茶收入达7500余元。